8月,陜西宜川的蘋果開始集中上市,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蘋果下樹之后,將被換上“黃河壺口”品牌的新包裝,以全新的形象銷往全國各地。“用了‘黃河壺口’的品牌之后,公司的蘋果訂單量明顯增加了。”陜西初原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強江琦說。“黃河壺口”是當地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可應用于當地的蘋果、核桃、酥梨等系列特色農產品,有了專屬的品牌,產品的特色和價值才更能被凸顯出來,也更容易獲得消費者的接受和認可。
誠然,品牌所賦予產品的附加值是不可估量的。2018年國家農業農村部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品牌強農的意見》,提出未來三到五年,要打造300個國家級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500個國家級農業企業品牌,1000個農產品品牌。
不難看出,無論是農產品銷售和需求層面還是國家政策層面,都意味著農產品品牌化儼然已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實現鄉村振興和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推手。
除了致力于打造類似“黃河壺口”這種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之外,惠農網在單品類的農產品品牌打造和營銷領域也耕耘已久。近日,惠農網第三季“中國好農貨”農產品區域品牌評選活動圓滿收官,活動將全國200余個農產品區域品牌推向大眾視野,并評選出了六大品類的五大區域品牌獎項,為優質農產品踏上特色化、品牌化的發展之路賦能。
(“中國好農貨”成農業行業超級IP)
“中國好農貨”成行業超級IP
“中國好農貨”是惠農網提出的優質農產品區域品牌概念。2018年6月,首季“中國好農貨”農產品區域品牌評選活動正式啟動,憑借專業的活動形式和內容、廣泛的行業影響力和社會參與度,歷經三季的發展,“中國好農貨”已逐漸成為集區域品牌權威評選、優質農產品深度幫扶、行業專家原產地考察等系列活動于一體的農業行業超級IP。
第三季“中國好農貨”農產品區域品牌評選活動在前兩季的基礎上煥新升級,設置了小龍蝦、大米、葡萄、芒果、西瓜、梨等六大熱門品類榜單,歷時36天,共有200余個區域品牌,超過11000位商家參選。經過大眾評審和“中國好農貨”專家評審團的綜合評審,湖北潛江小龍蝦、黑龍江五常大米、四川西昌葡萄、廣西百色芒果、河南開封西瓜、新疆庫爾勒香梨等30個品牌農產品榮獲六大品類五大區域品牌獎項。此外,活動還評選出了“最受歡迎獎”“最佳品質獎”“最佳效益獎”“最具潛力獎”“杰出商家榜”等多個獎項。
活動期間,“中國好農貨”推出了多個短視頻,包括講述優質農產品從平凡到不凡的勵志短視頻《創造我們的時代》、致敬廣大農業人的短視頻《農市十二時辰》、業內專家就“中國好農貨”做干貨分享的短視頻《好農貨大家說》等,以視頻為載體,架起了消費者、商家及業內專家之間的溝通橋梁,從多維角度進一步塑造了“中國好農貨”的IP形象,強化了IP內涵和價值感知。
行業優勢凸顯 廣受好評
回到第三季評選活動本身,與業內其他評選活動相比,“中國好農貨”農產品區域品牌評選活動貫穿了農業全產業鏈條,聯動了供應商、采購商、消費者等農業產業的核心群體,獲得了行業的廣泛認可。憑借惠農網的平臺優勢,“中國好農貨”作為品牌超級IP,既為參選商家提供了精準引流,又更廣泛地宣傳了產品品牌,大大提升了產品的品牌價值。
評選活動中,來自河南夏邑的惠農網商家、夏邑西瓜代辦人朱祥祥憑超高票數榮登“杰出商家榜”榜單。年僅20歲的朱祥祥在大學期間便加入了舅舅的合作社,開始從事西瓜代辦工作。他將自己的西瓜命名為“都氏”西瓜,并設計了相應的品牌LOGO和包裝。“我從2018年開始接觸惠農網,目前合作社有一半的線上訂單都是通過惠農網完成的。”朱祥祥說。
(惠農網商家、夏邑西瓜代辦人朱祥祥)
評選活動的成功舉辦離不開廣大消費者的參與。來自湖南的蕭先生笑稱自己是一名“吃貨”,“榜單上很多農產品都是自己喜歡吃的,比如湖北的潛江小龍蝦、廣西的百色芒果等等,還有一些以前沒有關注到的農產品。通過商家的參賽宣言也感受到了做農業的不易,所以也會給他們多投幾票。”
“中國好農貨”IP也獲得了業內專家的廣泛好評。“中國好農貨”專家評審團成員之一、農業新媒體營銷專家、金梧桐縣域論壇執行主席劉巖認為,“中國好農貨”IP為優質農產品提供了良好的展示機會和渠道,讓更多消費者享受到真正優質的農產品;同時,在評選活動中獲獎的區域品牌也將為全國農產品的品牌發展起到示范作用,助力“中國好農貨”更快地發展成“中國好品牌”。
“中國好農貨”專家評審團成員之一、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老楊會客廳創始人楊建國表示:“‘中國好農貨’IP是近年來農業行業出現的一大亮點,富有極強的影響力和創新性。它彰顯了更多優質區域農產品的特色,弱化了農產品同質化問題,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的品牌價值,有利于促進農業產業升級和農民增收。”
定義農品新標準 助推農業產業升級
品牌的打造需要以相應的標準體系作為支撐。
惠農網CEO申斌介紹,要稱之為“中國好農貨”,這些農產品首先要有優良的品質,在廣大消費者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其次,要通過對優質農產品的精心培育,實現當地農業產業的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致富,這才是真正的“好”。惠農網所做的,不僅僅是讓這些優質農產品走向大眾,而是通過多重幫扶手段,激發區域品牌的內生發展動力,為區域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賦能。
一直以來,惠農網在尋找、打造“中國好農貨”的道路上從未停歇,陸續對湖南洞口雪峰蜜桔、靖州楊梅、新寧崀山臍橙、桂東黃桃、中方刺葡萄,陜西延安蘋果(宜川產地)、綏德山地蘋果,湖北監利小龍蝦、潛江小龍蝦,重慶梁平柚,云南永仁金絲小棗,四川小金蘋果,山東滕州土豆等49個農產品開展了重點幫扶,全渠道實現農產品銷售超過百億元,讓“好農貨”成為老百姓的“致富果”。
對行業來說,“中國好農貨”定義了優質農產品的新標準。未來,惠農網將借由“中國好農貨”的IP效應,充分利用自身的平臺優勢,通過為優質農產品區域品牌賦能,加快縣域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為發展和建設縣域支柱產業提供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