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是這個時代的主旋律;努力,才能創造理想的生活。我們崇尚奮斗,尊重每一位努力生活的勞動者。但奮斗不是前段時間刷屏的996工作制,也不是日復一日的按部就班,而是因為內心熱愛這件事,愿意為之努力和堅守。
在農業圈,有這么一群人,甚至不能遵循“人”的作息規律,而是迎合農產品的生長和流通“法則”,大到順應二十四節氣,小到分秒必爭。
一天看見兩次星星,凌晨一次,入夜一次
都說做農業是靠天吃飯,種植戶們對這點深有體會。他們一年到頭守在田間地頭,從作物萌芽期的澆水、施肥、噴藥開始,到開花后疏花、疏果、套袋,采果后修枝、放肥,每一個環節都不能怠慢。
采果期間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果農一天可以看見兩次星星,凌晨一次,夜里一次。凌晨采摘,果農們五點就要去果園,比城市上班族的早高峰至少提前了兩個小時。
那是不是搞養殖就要輕松許多呢?并沒有。養殖人沒有所謂的假期,沒有白天黑夜的區別,只有24小時的操勞擔憂;倒春寒一來,生怕禽舍里的禽苗著涼生??;大范圍疫情爆發的時候,恨不能化身超人抵擋疫病的強勢攻擊;好不容易熬到可以上市了,又要被大起大落的行情牽扯敏感神經。
種養戶的勞作是農業行業中的第一環,也是最重要的一環;他們談不上偉大,但每一位都是努力生活著的平凡勞動者。
這份堅守,值得被尊重。
貨主的電話,就是他們開工的號角
他們看起來似乎輕松自由,不用每天守著田間地頭轉,沒有需要悉心照料的禽畜魚蝦。但他們的時間其實并不屬于自己,貨主一個電話,那就得隨時準備好貨??簇?、調車、裝箱、碼貨,都要第一時間安排妥當,還得在現場盯著。特別是在銷售旺季,能否及時調到車尤為關鍵。同樣一車貨,在早上市場出貨前到達可能當天就能賣完,一旦錯過早上出貨的高峰期有可能就要多賣一天,意味著多承擔一份市場行情風險。
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代辦,也叫農產品經紀人。他們活躍在農產品與采購商中間,從清晨看貨、通宵分揀,到盯著碼貨員裝車,再到跟車到市場、抓緊時間出貨脫銷,他們一直都盡心盡力。
這份敬業,值得被尊重。
他們的一天,從凌晨3點甚至更早開始
有人說,如果你沒逛過菜市場,就不會明白人間的煙火味;同樣,如果你沒有去過凌晨的農貿批發市場,就不足以體會到農業人的艱辛。每一個農貿批發市場的一天,都是從凌晨開始。
批發商們夜里上貨,凌晨趕早市批發,白天有人還會去做零售,站的時間比坐的時間多得多;供應商迫于出貨壓力,天天忙到夜里一兩點;采購商為了趕上最新鮮的蔬果,也都在灰蒙蒙的晨色中驅車趕來,批貨、上貨、揀貨……
他們晝伏夜出、爭分奪秒,為千家萬戶提供最新鮮的食材,溫暖著一座城市的胃。他們雖然平凡,卻在日復一日的平凡勞動中實現著不平凡的人生價值。
這種平凡,值得被尊重。
不是在產地,就是在去產地的路上
從幾年前農村移動互聯網剛剛起步,到而今農村電商的普及發展,這個過程離不開深入農業產地服務的惠農人的辛勤付出。一年 365天,他們不是在產地,就在去產地的路上。
從品牌培育、電商人才培訓到農品上行渠道建設;從枝頭到舌尖,從生產端到流通端,他們在乎每一個細節。這樣的過程雖難,但他們卻一直在堅守。
他們的心愿很樸素:讓每一寸土地都有價值,讓每一個農民都綻放笑容。他們熱愛農村、熱愛這份事業,正是因為這份熱愛,他們無怨無悔、激情滿懷。
這份熱愛,值得被尊重。
跑夜班的網約車司機,是他們最熟悉的陌生人
近年來,農業電商是互聯網行業的熱詞,它在推動農業產業發展的進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用科技推動農業產業升級的夢想,激勵著每一名惠農人奮勇拼搏,一往無前。
當夜色漸濃、萬籟俱寂,整座城市安靜下來,惠農大廈中響起的鍵盤敲擊聲顯得格外清脆。為了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電腦前的“碼農”常常在深夜完成惠農網App的迭代,他們似乎離農業人很遠,但其實,每一個代碼都和農業息息相關。
這份夢想,值得被尊重。
不論是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人,還是互聯網時代的新型農業人,都是在各自崗位綻放光彩的勞動者。正是他們的點滴付出,繪就了中國農業產業發展的新藍圖;感謝他們,讓農業更美好。
今天,向每一位正在奮斗的你們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