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國迎來第六個國家扶貧日。自2016年黨中央部署實施電商扶貧以來,隨著數字鄉村建設、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網絡扶貧等工作深入推進,農村網絡零售增速不斷加快,電商扶貧成效顯現。根據商務部大數據監測,上半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7771.3億元,同比增長21.0%,增速高于全國3.2個百分點;全國農產品網絡零售額1873.6億元,同比增長25.3%。
確保脫貧不返貧
作為中國電商扶貧聯盟主要成員,農業B2B產業互聯網平臺惠農網目前已覆蓋國家級貧困縣794個,實現貧困地區線上線下交易額超30.75億元。
惠農網CEO申斌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強調,實現電商精準扶貧的關鍵在于模式可持續?!凹茨芊褚虻刂埔?、挖掘適合當地發展的支柱產業,并實現市場化對接,激活內生動力,從而實現貧困地區農業產業的可持續發展?!?/p>
位于陜西省北部的佳縣,是823個國家級貧困縣中的扶貧重點縣,也是我國紅棗名鄉。不過,由于市場沖擊和氣候變化,加之自身品牌知名度不高、銷售網絡不健全,當地紅棗常面臨銷售遇阻的窘境。為此,當地政府推動技術品種改良,優化產業結構,并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紅棗產業正迎來新商機。10月15日,由佳縣人民政府主辦,佳縣工業商貿局、惠農網承辦的2019年佳縣消費扶貧紅棗品鑒會暨產銷對接簽約儀式在當地舉行,活動現場銷售佳縣紅棗等農特產品超過1600萬元。
據申斌介紹,公司團隊從4月份起就已駐點佳縣,以全面實現紅棗等優質特色農產品上行為目標,圍繞特色產業情況開展了一系列的調研。根據實地調研,惠農網為佳縣紅棗“量體裁衣”,從源頭開始幫助棗農實現農產品標準化,并從市場需求出發進行產業鏈地優化,還重點打造了“佳縣有機紅棗”品牌,同時拓寬了全國線上線下采購渠道。
“有的地方大力發展農村電商,但缺少懂得電商運營的專業人才,因而出現了‘有貨賣不出’的情況;有的地方突然興起‘網紅’農產品,‘紅’過之后農產品價格回跌,受損的依然是農戶?!鄙瓯笠馕渡铋L地說道,只有讓電商賦能生產、帶動就業創業,并把支撐產業后續發展的資源留在當地,讓貧困地區形成良好的產業化協作,才能真正實現扶貧可持續。
產業鏈協同是保障
電商扶貧最直接的成效指標是實現農產品上行。在申斌看來,上行不僅僅是把農產品賣出去,更是要通過傳統資源與電商平臺的對接,推動當地農產品商品化、電商化、產業化,同時還要通過內外部資源整合,推動產業發展。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當地盛產楊梅,楊梅種植歷史超過2000年。該縣是全國楊梅主產區之一,被譽為“中國楊梅之鄉”。
“早在2016年,我們就提出要把楊梅‘電商化’?!鄙瓯笳f道,但當時因楊梅的銷售主要以梅農挑筐到縣城銷售為主,電商這一渠道被看成是一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過,自2016年起,惠農網通過連續四年深耕靖州楊梅產業,既幫助當地打造了標準化供應鏈和上行渠道建設,又帶動了地方倉儲、物流、冷鏈等基礎設施發展,讓靖州楊梅從“養在深閨人未知”到全面實現電商化運營和銷售。數據顯示,四年來,惠農網平臺累計幫助銷售楊梅3.11萬噸,累計銷售金額達8.415億元,幫助貧困戶平均增收3600元。
經過諸多項目的實踐,申斌坦言,多元化產業主體實現協同,將會讓電商扶貧工作事半功倍。“電商扶貧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政府、企業、電商企業、種養殖戶、電商帶頭人等多個產業主體共同發力,實現農業產業鏈協同,讓每個環節都發揮價值?!?nb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