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求購干玉米,每月20000斤左右,發貨地最好在云貴川。”
“廣西百香果,產地貨源少,客商走貨積極,市場價格3.6-12元/斤,受供應影響,預計后續價格將保持小幅度上漲。”
打開惠農網APP,“農友圈”欄目里,農產品價格行情、找貨需求、種養經驗等信息不斷在實時刷新。以農業B2B電商惠農網為依托,來自全國各地的農產品采購商和供應商在“圈里”邊做生意邊聊農事。
“農友圈”是惠農網圍繞農產品買賣,創新性結合社群方式,為用戶傾心打造的深度溝通交流的農人社交圈,除了滿足用戶買貨、賣貨信息發布需求外,還提供行業資訊解讀、營銷培訓指導、農友互助問答、種養經驗交流、田間趣事分享、欺詐糾紛曝光、視頻找貨等多元化內容。
平臺電商的采購邏輯是用戶主動搜索,俗稱“人找貨”。獲客難、獲客成本高成為限制商家發展的一大難題。“社交化是農業電商發展的一大趨勢。用戶越來越樂意在具有人情味與互動體驗感的場景下去達成交易。”惠農網聯合創始人李俊杰介紹,“農友圈”類似農業版“微博”,用戶可以分享身邊事,交流共享、互助成長。依托惠農網平臺優勢,“農友圈”直接連接買賣雙方,能幫助解決農產品交易中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為精準撮合買賣雙方,惠農網利用大數據的“算法推薦”技術對用戶的搜索、瀏覽、點擊、購買、分享等行為深層次挖掘,分析用戶的采購習慣和偏好,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推薦和導購服務,從“人找貨”轉變為“貨找人”,縮短采購路徑,提升用戶體驗,同時為商家實現精準營銷,降低經營成本。在“農友圈”,商家發布的信息關聯了貨品,在積攢人氣的同時,也集聚了客源。采購商可發布所需貨品的規格與要求,讓多個商家同時進行報價,快速找到心儀的貨源。
(農友扎根惠農網“農友圈”,邊做生意邊聊農事)
對于河北90后“農二代”劉世偉而言,惠農網“農友圈”是絕佳的生意幫手。除了塑料農膜的銷售,他每天的日常還有更新農膜行情,分析行情走勢。“生意越做越大,每天線上詢價的客戶也越來越多,我每天發布農膜行情,不僅可以給全國各地的客戶集中報價,還能增加店鋪曝光,引導精準客戶關注。”劉世偉分享道。
越來越多的農友選擇扎根惠農網“農友圈”,經營自己的“生意圈”,目前已累計發布超254萬條圖文動態、52萬條“抖貨”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