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佳縣“東方紅佳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戰略發布會暨消費扶貧產銷對接會在西安舉辦。會上,佳縣正式發布了“1+N”區域公用品牌戰略,并確定佳縣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名稱為“東方紅佳品”,標志著佳縣農產品向品牌化發展邁出了至關重要的一步。
“我們打造‘東方紅佳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目的就是通過品牌發揮整合提升、溢價增效作用,把佳縣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競爭優勢,推動全縣支柱性農業產業實現全產業鏈提檔升級,構建富有佳縣特色的農業產業體系,實現產業集群化發展。”佳縣縣委書記劉生勝說。
(活動現場)
品牌亮相——讓農產品品牌力“攏指成拳”
佳縣古稱葭州,位于榆林市東南部、黃河中游秦晉峽谷西岸,是傳統農業大縣。近年來,該縣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堅持抓品牌、建基地、深轉化、促營銷,積極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依托創新鏈提升價值鏈。目前,全縣共培育農產品規模以上加工企業33家,開發出特色農產品30余種,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特色農產品種類的多樣性,雖然讓消費者的選擇多了起來,但并沒有有效增加當地農產品的“影響力”和“競爭力”,怎么辦?佳縣的選擇是改變單產業品牌“小而美”的現狀,“攏指成拳”推出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2019年,佳縣攜手惠農網實施品牌扶貧舉措,開始攜手打造區域公用品牌,賦能產業發展。經過兩年多的實地調研和討論后,佳縣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東方紅佳品”正式亮相。
(佳縣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東方紅佳品”正式啟用)
在4月20日舉行的品牌戰略發布儀式上,商務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特聘專家、惠農網聯合創始人鄧武杰介紹了佳縣區域公用品牌建設策略。“佳縣‘1+N’區域公用品牌戰略,即通過打造1個區域公用母品牌‘東方紅佳品’,整合區域資源,形成能夠代表佳縣農業特色的名片效應;打造N個農特產品子品牌,把拳頭產品佳縣紅棗打造成為佳縣農業的支柱產業。與此同時,著重打造佳縣空心掛面、佳縣雜糧等特色農產品,延伸區域公用品牌的價值,全面提升佳縣農特產品的附加值、知名度和美譽度,為鄉村振興提供新動力。”鄧武杰介紹。
品牌標準——規范農業生產者生產行為
在公布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東方紅佳品”的同時,佳縣還協同惠農網制定了2021年佳縣網貨農產品輸出標準。其中,出品標準涉及品控、規格、包裝和售后4個方面,產品種類共涉及油棗、紫晶棗、手工空心掛面、小雜糧四類。以油棗的品控為例,外形:色澤大小均勻、油光發亮、內黃、果粒飽滿;味道:甜帶微酸。分特級果、一級果、二級果三類。
佳縣紅棗協會會長高潤紅認為,農產品輸出標準的制定,能有效規范農業生產者的生產行為。“佳縣作為中國紅棗名鄉,棗林面積82萬畝,占全縣總耕地面積的76%,區域知名品牌的生成,內在質量能否達標是決定性因素。今天發布了‘東方紅佳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也制定了嚴格的品牌標準,我相信通過這個舉動,能進一步有效地規范農業生產者的生產行為,提高佳縣紅棗這款明星產品的標準化程度以及市場競爭力。”高潤紅說。
(首批企業授權使用“東方紅佳品”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品牌發布會上,佳縣紅潤棗業專業合作社、佳縣東方紅食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佳縣五妹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成為首批被授權使用“東方紅佳品”區域公用品牌的企業。
“大家共同維護‘東方紅佳品’的品牌信譽,以統一的標準、統一的品牌去闖市場,能擁有更多的市場話語權。”授權企業代表佳縣五妹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殷桂平如是說。
品牌營銷——保持“東方紅佳品”市場競爭優勢
酒香也怕巷子深。品牌創建后,要增加曝光率,擴大知名度,保持市場競爭優勢,必須加強品牌營銷和運營。
當天的活動現場,惠農網主播“尋果師”創新地利用直播帶貨等形式,助力佳縣紅棗、小雜糧、手工掛面等特色農產品走上“云端”,走向更廣闊的市場。供應商代表和采購商代表面對面聊農品、談合作,氣氛熱烈,當場達成300萬元意向訂單。
鄧武杰說:“后續,惠農網將助力佳縣建立一套完整的品牌市場營銷體系,如搭建平臺、拓寬渠道、創新模式,提升‘東方紅佳品’的品牌價值。同時,嚴格企業準入規范,通過扶持旗下農產品品牌,實現品牌市場化,來擴大區域品牌影響力,并將持續進行品牌營銷和推廣,將‘東方紅佳品’打造成為具備市場競爭力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佳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楊政表示,此次發布的“東方紅佳品”公用品牌,賦予了佳縣特色農產品新的文化內涵和品牌價值。下一步,佳縣將對照“佳品”標準,加快推進食品產業園、智能物流基地等項目建設,不斷提升紅棗精深加工能力,嚴格手工掛面、小雜糧等行業生產標準,推動佳縣特色農產品標準化、規范化、市場化、產業化發展。
“我們將健全完善‘縣鎮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引進和培養一批電商人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品牌支撐和人才支撐,讓‘佳品’更有‘佳味’、以‘佳香’吸引‘佳人’。”楊政說。
文章來源:榆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