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萬象更新,全國兩會順利落下帷幕。和去年一樣,鄉村振興依然是熱議的關鍵詞之一。鄉村振興,關鍵在人才。近年來,越來越多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年輕人,加入農業電商的浪潮中,他們視野開闊,思維敏捷,勇于嘗試,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在惠農網上,就有超3000萬的新農人,他們每天看行情、學農技、找貨賣貨,并紛紛嘗試直播賣貨、視頻看貨、短視頻吸粉等。而他們中的很多人,在日復一日地堅持和努力下,逐漸成長為惠農網平臺上的“賣貨王”。
靳世陽:傳統農人玩轉“互聯網+”
靳世陽是河南鄭州人,性格里自帶中原人的豪爽和大氣,“中中中……”是他每天和全國各地客戶談生意時常掛在嘴邊的話。“靠譜、爽朗、好溝通”是客戶們對他的一致認可,正因此,自加入惠農網以來,靳世陽的店鋪客戶回購率一直非常高,評分高達4.9分。
(靳世陽的惠農網店鋪)
2008年,靳世陽成立了鄭州農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他的用心經營下,公司經營規模逐步擴大,但靳世陽逐漸發現,單純靠開拓線下市場,公司業務的輻射半徑還遠遠不夠。目光敏銳的他很快就注意到了當時還是新生事物的“互聯網+農業”模式,并在朋友的介紹下,于2018年11月果斷入駐惠農網平臺,主營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等產品。
在此之前,靳世陽的每一天基本是在外面走訪市場,自加入惠農網后,他化身為網民,以手機為拓展業務、洽談生意的新工具,每天準時打開惠農網APP,在線與全國各地的客戶談生意。除此之外,靳世陽每天都會關注惠農行情,也會去農友圈逛一逛,和同行們聊聊經驗。
(靳世陽)
“我通過惠農網拓展了很多新客戶,以前我的客戶基本只在本地,現在是在全國各地,客戶群大了,自然量也上去了。而且通過惠農網,還讓我對農業行情走勢、技術發展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靳世陽很是欣喜。
從幾乎不懂互聯網的“門外漢”到如今能玩轉惠農網平臺,靳世陽感慨自己趕上了好時代,有幸成為了“新農人”,足不出戶就把生意做到了天南海北。在過去的三年里,靳世陽的店鋪銷量一直穩居惠農網農資類目TOP3。
什么是“新農人”?靳世陽認為是要有與時俱進的新思想,也要善于運用新的工具和方法,不斷去打破原有的經驗模式、積極創新,才能跟上新的時代,做一個合格的“新農人”。
劉世偉:90后“拼命三郎”的農業夢
90后,農二代,家族企業……帶著這幾個身份標簽的他難免會讓人把他所取得的成功,主要歸功于優越的先天條件。但走近劉世偉、去深入地了解他,你就會發現他不僅是個“工作狂”,而且眼光精準、頭腦靈活,做起決策來果敢有魄力。
(劉世偉)
早在幾年前,劉世偉便不滿足于在家庭庇護下的發展,創辦了一家屬于自己的公司——唐山鴻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他把在自家工廠積累的實操經驗投入新的公司,并拿出“拼命三郎”的勁兒一頭扎進工作中。學習新業務、扎根基層,直接接觸銷售終端,熟悉市場、了解客戶、制定規劃……“工作使我快樂,這可能是我們所有90后的心聲。”談及365天全年無休,劉世偉打趣道。
(劉世偉的惠農網店鋪)
作為在互聯網發展過程中成長起來的90后,劉世偉沒有沿襲父輩們的傳統經營和銷售模式,不僅開拓了新的業務模式,還大膽“觸網”,于2019年入駐了惠農網,一改以往靠業務員出去挨家挨戶跑業務的狀態,而是通過擴展線上渠道打開銷路。
公司在惠農網平臺上主營塑料農膜,品質優良、價格實惠,銷售范圍已覆蓋至全國各個省份,入駐短短8個月就實現了超200萬的銷售額。在2022年的開年大促中,更是創下了近100萬的銷售業績。
不僅如此,為了增加店鋪曝光量并提高客戶咨詢的效率,劉世偉還申請為行情官,基本上每天都會在惠農行情頻道更新農膜行情,發布對于農膜行情的預判。這樣不僅可以一次性給大批量客戶報價,還能引導精準客戶關注。
“當農業搭乘上了互聯網的時代列車,當農人化身為‘新農人’,過去很多不敢想的事都成為了現實,比如足不出戶就能把生意做到全國各地,還能結交五湖四海的同行互相交流取經。”談及作為“新農人”的感受,劉世偉難掩心奮之情。
張肇義:“東北硬漢”的家鄉柔情
學農科、干農業,作為土生土長的東北硬漢,張肇義與農業的不解之緣由來已久。早些年,張肇義就對農產品經營的各環節都有很深的了解,他意識到傳統經營模式并非長久之計,而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讓張肇義從中看到了農業的未來,也嗅到了商機。
(圖為張肇義)
“東北地區山環水繞,沃野千里。良好的生態環境、多樣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南果梨、綠寶石甜瓜、東北蟲草花、東北大榛子等深受消費者歡迎的原生態農產品,卻囿于銷售方面一沒渠道、二沒經驗,產銷長期失衡。”家鄉的優質農產品苦于打不開銷路而不為外人知,張肇義深感惋惜,他決定專心致力于東北生態農產品互聯網運營的開發與推廣,讓家鄉的土貨進入千家萬戶。
2018年,張肇義成立農博匯,隨后入駐惠農網,主營五谷雜糧、山珍菌菇、堅果炒貨、美味干果、生鮮水果等東北特色生態農產品。加入惠農網不到一年,張肇義就創造了線上累計交易額320萬的佳績。
(張肇義的惠農網店鋪)
“為挖掘東北最好的生態農產品,產品負責人踏遍東北每一個角落,每天往返公司與種植基地之間,月里程均在5000公里以上。農產品電商是重要推手,做好品控是第一步,而產品的售后服務是公司長期經營的信譽保證。”張肇義和他的團隊通過不斷完善電商運營的每一處細節,以優質產品、專業運營、貼心服務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也打響了品牌。
“互聯網+農業”的大潮已起。展望未來,張肇義堅信,農產品電商將會迎來一個井噴式的發展。
“我不過是站在風口上,把握住了商機。有契機結緣惠農網,讓我實現發展生態農業的夢想。”這是賣貨王張肇義的真實心聲,也是他作為“新農人”的感悟。
奮斗的腳步從未停歇,讓每一顆種子都能開出希望的花朵,每一分耕耘都能收獲夢想的果實。鄉村全面振興,是目標、是希冀,更是所有“新農人”奮斗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