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中國經濟導報》2019年2月28日 第6版)
記者 成靜
日前,中央發布了2019年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堅持和推廣脫貧攻堅中的好經驗好做法好路子。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對摘帽后的貧困縣要通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發展成果,接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群眾生活改善。文件還提出,要繼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就電子商務和互聯網如何更好地促進我國農村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國經濟導報記者專訪了惠農網CEO申斌。
“我認為,電子商務作為信息化建設重要的組成部分,必將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激發經濟增長新動力兩方面發揮重要作用?!鄙瓯笤谡劦綄r村電子商務的認識時說。
定位前端、服務源頭 抓住農業供給側改革的“牛鼻子”
申斌講述,在2013~2014年創業初期,惠農網雇人騎摩托車下鄉,找合作社,找種養殖大戶,一家一戶教他們使用互聯網,并對其進行市場教育。近些年,隨著技術的進步和政策的推動,已經不需要再像從前那樣用摩托車來“丈量”市場了。然而,惠農網仍緊盯農業源頭,將“聚焦源頭,服務農戶”作為重心。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改的就是供給方,也就是源頭。這也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申斌告訴記者,在現階段做農業電商,物流并不是問題,無論是大宗運輸還是零售快遞都已經解決了。銷售端也沒有太大的障礙,因為傳統電商已經很發達了?!拔艺J為,做農業電商最大的障礙是源頭的供應鏈未能實現標準化。在傳統的交易模式下,農產品生產出來,就在采摘后等人上門收。后來甚至自己都不用采摘,農戶只管種植就好,所以交付是發生在生產之后的。可是現在,交付卻是發生在消費者吃掉這個農產品之后,體現在他們的評價里。因此,惠農網就著眼于服務產地和源頭,幫助生產者完成農產品到商品的轉變。這才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牛鼻子’?!鄙瓯笳f。“所以,我們現在看到很多農產品滯銷難賣的情況,是因為沒有服務型的企業出現,為他們做這件事?!?/span>
2017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快農產品標準體系建設。建立健全適應農村電商發展的農產品質量分級、采后處理、包裝配送等標準體系,通過電子商務促進農產品的標準化、優質化、科技化發展……鼓勵支持電子商務企業制定適應電子商務的農產品質量、分等分級、分揀包裝等標準,推行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以及地理標志認定和品牌化建設,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信用度。
事實上,信息服務、交易撮合、產地認證、標準化、品牌化是惠農網一直在做的事情。
山東棲霞人秦滿意2016年入駐惠農網,他所經營的產品主要是山東棲霞的蘋果。在入駐惠農網之后,他按照要求對蘋果進行了標準化分級:將蘋果分為一、二、三級以及次果。“品控方面基本在初入庫前就有篩選,先根據大小篩選,再從中定出一、二、三級?!鼻貪M意說。
“除了產品標準化以外,我們還會根據每種產品的特點設計最適合該產品物流運輸的包裝和物流方式,確保農產品在運輸到客戶手中時仍能保持品相完好?!鄙瓯笳f。
惠農網的服務對象主要是農產品供應商(農業大戶、農業合作組織等)和農產品采購商(包含各級農產品交易市場批發商、超市、電商平臺等),一旦實現了農產品的標準化發展,整條產業鏈上的農業從業者都將受益,共享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成果。
這樣的趨勢越來越明顯?!?018年積累的用戶數量,已超過前5年的總和?!鄙瓯蠼榻B,如今,惠農網已覆蓋全國31個省市區、2086個縣市,擁有538萬用戶,涵蓋1.4萬個農產品品種,已成為國內優質的農業電商B2B平臺。
政企合作、精準扶貧 電商承擔助力脫貧攻堅社會責任
“這些年,我們做了很多模式的探索,也踩過很多坑。做農業電商很難,業內人都知道。在助推農品上行的攻堅過程中,從培育產業、構建產業鏈,到實現單品規模,這是一個需要精心培育的長期過程,有時候,沒有點情懷、沒有點信念,可能還真的很難堅持?!鼻閼咽巧瓯蠖啻翁岬降囊粋€詞。事實上,創業伊始,申斌就將幫助農戶和扶貧作為了自己的目標之一。
國家前瞻性的政策引導與扶持讓申斌有了兌現情懷的機會。多個高端會議和文件賦予了電子商務從業者特殊的使命和任務:農村電子商務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準扶貧的重要載體。
“事實上,這樣的工作我們很早就在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申斌告訴記者,過去幾年里,惠農網始終把“助力精準扶貧”當作自身的使命和責任,充分發揮B2B農村電商平臺的優勢,與許多地方建立合作關系,充分挖掘貧困地區優質資源、提升資源價值,打造特色產業、培育支柱財源,在這個過程中既可增強貧困農戶的技能,提高其致富能力,還能帶動當地交通、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發展,實現“造血式扶貧”,有力地助推打贏脫貧攻堅戰。據介紹,迄今為止,惠農網先后與云南永仁,四川小金,陜西綏德,黑龍江青岡,湖北監利、潛江和湖南漢壽、桂東、靖州、新寧等縣市建立合作關系,通過產銷對接會的方式,幫助銷售農產品數十萬噸,實現采購金額累計達數十億元。
“就拿陜西省榆林市的綏德縣來說,地處陜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多年以來一直是國家級貧困縣。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綏德其實有寶——山地蘋果。后來,惠農網與綏德縣合作并進行了綏德山地蘋果推介,幫助綏德山地蘋果區域公用品牌擴大影響力,最終成功實現了山地蘋果的上行。品牌化的打造,讓綏德山地蘋果在短短兩個月時間里,便實現了12000余噸銷售量?!鄙瓯笳f。
據他介紹,2018年4月,惠農網與中國老區建設促進會、中國電子商會一起,聯合啟動了“鄉村振興惠農同行”革命老區3年百縣電商精準扶貧攻堅增收工程。2018~2020年,有兩項工程將重點開展實施:一是電商精準扶貧助推100個老區貧困縣農特產品上行攻堅增收工程,著力帶動老區農民增收脫貧;二是電商精準扶貧助推“一縣一品”產業培育工程,結合對200個老區貧困縣農村主導產業的確定和培育打造拳頭產品(單品)銷售網,建立電商服務平臺,促進產業鏈的形成和發展。
培養人才、授人以漁 為農村電商持續發展添磚加瓦
“扶貧先扶智。在‘授人以魚’的基礎上,‘授人以漁’才是扶貧攻堅事業的題中之義?!鄙瓯笳J為,農村電商的發展中還有一些“短板”,人才短缺就是其中主要的一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又開始探索電商培訓、人才培養的模式。2015年9月初,惠農網成立了惠農商學院,借助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廣泛開展縣域電子商務適用、實操人才培訓,助推縣域電商精準扶貧和產業升級。目前,我們在全國農村市場總共完成了近720場的電商實操培訓,為8.8萬多名農戶提供智力扶貧服務;帶動回鄉創業青年超過1.5萬人,全渠道實現農產品銷售超過百億元?!鄙瓯笳f。
近幾年,越來越多人開始回歸農村進行創業,在經歷初期的摸索和嘗試后,他們面臨的不再是簡單的上網難的問題,他們需要更深入、更專業的行業培訓及實操經驗介紹。因此,2018年1月,惠農網又推出了“農二代電商訓練營”,“我們的電商訓練營主要幫助農業電商從業者理清經營痛點,助力打開發展思路,構建多層次的電商人才培育新模式?!鄙瓯蠼榻B說。
參加了惠農網“農二代電商訓練營”的“80后”青年周鋼說:“作為‘農二代’的一員,第一次深入接觸營銷理論,從品牌塑造、營銷推廣、電商運營等多方面的培訓,讓我對農產品運營有了更清晰的思路。”
探索的腳步永不停止。除了開辦普惠性的訓練營,惠農網還嘗試與地方政府合作進行縣域電子商務人才培養。2018年10月,在湖南洞口雪峰蜜桔旅游文化節上,惠農網與洞口縣政府合作,推出了洞口縣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計劃“萬千百工程”:為該縣進行10000人次的電商普及培訓,培養1000名電商能人、100名電商精英。“我們希望通過‘萬千百工程’,實現農村電商人才的可持續發展,讓洞口每一寸土地都有價值,讓每一個農民都綻放笑臉。”申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