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新邵縣的鄉村里,有這么一群人,不出遠門,卻總在奔波;堅持做一些“小事”,卻改變了鄉親們的生活。他們運營的村級電商服務站,承擔著電商服務、物流服務、便民服務等諸多職能,成為了電商進農村的“前哨”。
自從有了他們,鄉親們發現,自種自產的農特產品多了一條銷路,拿快遞、領取養老金、取款繳費等再也不用跑到縣城,想學著做電商也有了咨詢的地方……
他們,是新邵電商服務站的站長,也是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的守望者。
站長與他們的日常
今年湖南的秋天,有停不下來的雨。浸透著豐沛的雨水,新邵縣留田村電商服務站前的路是越發的難走。但是,這絲毫沒有打亂站長王鋒波的工作節奏。在微信群里發布代買代銷的消息,整理臺賬、清理貨物,指導取款的老鄉操作自動取款機,這些都是他的工作。12歲的小兒子和年邁的母親時不時幫他打打下手…… 一棟平平無奇的兩層自建小樓,是他的家,也是他的工作地方。
(留田村電商服務站站長王鋒波的家與工作的地方)
雨,還在淅淅瀝瀝地下著。剛吃中飯,言二鋪村電商服務站的站長曾祥紅就從家中匆匆趕往站點。卷閘門緩緩升起,來取快遞的鄉親們就到了。曾祥紅動作麻利地一邊核實取件信息,一邊把快遞從貨架上拿下來。下雨了,拿完快遞的老鄉也沒急著走,開始與她嘮起嗑來。站點門前的水泥路上車來車往,站點內的鄉音不絕于耳。
(言二鋪村電商服務站站長曾祥紅(左)正在收發快遞)
天氣慢慢放晴,何美鳳的孩子睡完午覺開始找媽媽。這時,惠農網的工作人員到她負責的城山頭村電商服務站,溝通站點的升級改造和她家大米的品牌包裝優化事宜。何美鳳熟練地抱起孩子坐到了桌邊,開始和大家討論起來。工作起來的她,認真而干練。本來還在哭鬧的孩子看著不同以往的媽媽,慢慢地停止了哭聲。
(城山頭村電商服務站站長何美鳳在站點前)
雨過天晴,王鋒波、曾祥紅、何美鳳生活的新邵鄉間,因為他們的存在,似乎沒有發生什么驚天動地的變化,卻又有了許多潤物細無聲的不同。
返鄉與啟程
在新邵的很多村子,年輕人多數前往大城市尋找機會,老人和孩子留守家中。鄉間彎彎曲曲的小路,通向的是一個個異鄉游子的思念,承載的是一個個小家庭的期盼。因為電商進農村,這些小路上出現了一個個村級電商服務站點,成為了路與路、心與心的交匯之處,也成為了一些人的啟程之地。
下崗之后的王鋒波回到新邵,僅靠著家中的5畝農田和打零工為生。2017年7月,新邵入選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年近40歲的他知道,自己遇到了難得的機遇。第二年的夏天,他將自己的家變成了留田村電商服務站,從零開始學習電商知識和站點運營。生活忙碌卻很踏實,王鋒波想,這也許就是他人生中新的起點。
(留田村電商服務站)
曾祥紅也曾和丈夫一起在大山之外打拼過,也嘗到過花樣繁多的食物,卻唯獨沒有家鄉的味道。她意識到,大山里的“土貨”走不出大山,曾經伴隨自己長大的味道就會逐漸消失。2016年回鄉,曾祥紅與幾個返鄉青年、貧困戶一起做起了土雞養殖。為了讓自己的“土貨”賣得更好,曾祥紅決定運營言二鋪村電商服務站。
(曾祥紅的養殖場)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么何美鳳要回新邵?研究生畢業、在廣州當老師的她,本來可以過上別人眼中的風光體面的生活。重回鄉間,何美鳳沒有理會別人的異樣的眼光。因為,她心中早已有清晰地目標:做出優質大米品牌,振興家鄉的老字號品牌小塘麻鴨。可是,打響品牌之前,就必須把“出村進城”的路打通。因此,何美鳳讓家中經營了十多年的超市掛上了城山頭村電商服務站的牌子。
(小塘麻鴨)
挫敗與重啟
幾年前,電商對于村里的老人而言,幾乎是個無法理解的新“玩意兒”??墒?,老人卻是如今農村重要的生產和消費主體。他們也是最需要電商服務的一群人。這時,小小的村站,承擔著電商服務、物流服務、便民服務等諸多職能,成為了電商進村的“前哨”。由于缺乏電商及站點運營經驗,王鋒波、曾祥紅、何美鳳都陷入過迷茫。
2019年,農業電商惠農網成為新邵縣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的承建方,深入推進“人+貨+站”電商發展模式,助力當地農業電商人才孵化、農產品上行、電商服務站點的打造升級等工作。自項目運營以來,惠農網在新邵當地組織開展了“普及+進階”、“線上+線下”、“理論+實操”的電商人才培訓,累計普及性培訓18887人次,增值培訓5425人次。
(惠農網在新邵組織了多次電商培訓)
王鋒波、曾祥紅、何美鳳仿佛一下子就找到了“破局之道”。他們積極參加惠農網組織的各類培訓,系統學習電商理念、營銷技巧、網店建設等電商實用知識,提升了實操技能和服務水平。同時,三人的站點都被列為惠農網重點升級的核心站點。借助惠農網的幫助,三人不斷提升電商運營技能,升級站點硬件設施,完善助農服務功能。
現在,王鋒波熟練操作著惠農網等各類電商平臺,用心運營著自己組建的各個代購代銷微信群。升級改造之后,王鋒波的站點已完成農村電商服務站、農村金融扶貧服務站和助農取款服務站“三站融合”共建。自2018年建站以來,他累計線上代購金額200多萬元,農產品代賣銷售額20多萬元,金融服務涉及金額超100萬元。曾祥紅的言二鋪村電商服務站,每天進出的人也越來越多??爝f收發從當初的兩、三件到現今三、四十件,真正實現了“工業品下行、農產品上行”的農村電商實效。一走入言二鋪村提起“電商”二字,村民們都要說一句:方便,幫了大忙。
自從有了城山頭村電商服務站,老鄉們的農產品有了去處,生活品有了來處。何美鳳自己的小塘麻鴨和絲苗米生意也蒸蒸日上。2019年,何美鳳和合作伙伴一同流轉400多畝稻田種植優質稻,同時養殖5萬多羽小塘麻鴨,帶動當地100余名貧困戶增收。如今的城山頭村電商服務站,已經成為該村的農產品流通點,也成為了何美鳳的“辦公樓”。每天想致力于發展農業電商的當地有志之士,都會到她的電商服務站坐坐。這里,成為了更多人農業電商夢想起飛的地方。
(何美鳳(右)正在服務村民)
小村站與大意義
如果有人問,在農村里建電商服務站有什么大意義?王鋒波、曾祥紅、何美鳳可能一時半會兒都答不上來。在他們看來,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就是通過電商服務幫老鄉們賣賣貨,通過便民服務讓老鄉們少跑一些路。
然而,在中國,打通農產品上行“最初一公里”,一直是發展農業急需解決也最難解決的問題。這些根植于農村深處的電商服務站,將農民與市場聯系起來,將農村與時代聯結起來,讓鄉親們也能共享電商發展的紅利和生活的美好。
因此,新邵的“人+貨+站”電商發展模式的核心是“站”,即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建設。通過與惠農網的合作,新邵縣目前共建立了鎮級站點15個、村級站點211個,成功建成以縣級倉配物流中心為中心、鎮級站點為支撐、村級站點為基礎的三級電商物流體系,實現了縣倉配物流中心到各鄉鎮每日配送1次以上,到各村級站點每2天配送1次以上,降低物流成本15%以上。
現在,有人再問,在農村里建電商服務站有什么大意義?
當一位獨居老人收到王鋒波親自送來兒女通過電商購買的月餅時;當何美鳳通過站點幫貧困戶代銷農產品增加收入,讓其失學的孩子重返校園時;當曾祥紅用抖音短視頻讓“土貨”走出了大山時……這一群默默堅守在“家”門口的站長,用行動告訴了所有人答案。
在新邵縣的農村深處,一個個電商服務站如同正在燃燒的星星之火,醞釀著燎原的氣勢;一個個像王鋒波、曾祥紅、何美鳳這樣的站長們,如同點點熒光,指引著通向美好生活的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