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寧縣地處云貴高原東部邊緣,因森林資源豐富而獲得“神奇綠洲”“湖南省森林城市”“三湘林業第一縣”等多個美譽,群巒疊嶂的自然生態,使得絞股藍、青錢柳、東山紅提等綏寧農產品特色鮮明;這里也是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聚居地與紅色愛國教育基地,大園古苗寨、鄧小平征戰綏寧指揮所舊址等自然與人文資源獨樹一幟。
優質的文旅資源和農特產品如何融合,成為當地一個新課題。在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的契機之下,綏寧縣與惠農網強強聯手,共同探索并深度落地“四個融合”電商發展模式,將當地文旅資源與特色農產品深度融合打造綏寧名片、農產品高效與高質流通促進產業提質增效、線上線下廣開銷路拓寬銷售市場、人才培訓與培育促進縣域經濟長效發展,持續提升綏寧農業產業的高附加值。
文旅強農 打造縣域發展新名片
綠色是綏寧的突出優勢,生態是綏寧的特色品牌,因地制宜做好山水文章,打好“生態牌”是綏寧縣賦能農業產業升級的一大優勢。為此,綏寧縣與惠農網深耕在地文化,確立“1+3”的區域品牌孵化模型,以1個公用區域品牌“湘綏有禮”為抓手,以一持萬整合區域資源,并同步開展“神奇綠洲·醉氧綏寧”品牌推介活動,誠邀多位網絡紅人于社交平臺展示國家4A級旅游景區黃桑生態旅游區的生態風光、精巧的苗族插繡等綏寧特色,向廣大網友發出“深呼吸,到綏寧”的邀請,借助一批批生態游、休閑游、農業體驗游等把流量引進來。同時為綏寧絞股藍、青錢柳、紅提、豬血丸子等農產品打造“綠洲仙品”“山野美食”“村寨臘味”等地域標簽特色,賦能文化內涵,講好地方故事,提高農產品差異性與影響力,讓農產品“走出去”。
(綏寧縣區域公用品牌“湘綏有禮”線上營銷活動)
通過念好“山字經”,綏寧縣用生態資源和民俗文化為農業產業升級帶來“活水”,將“綏寧名片”散至全國各地,“綠水青山”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金山銀山”,為縣域經濟迎來高質量發展。
服務上行,打通雙向商貿流通渠道
品牌“打”出名,還需健全服務體系助上行,商貿流通作為橋梁,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是促進產業提質增效的頭號幫手。
為此,綏寧依托縣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一方面打造貫穿縣、鄉、村的三級物流體系,建設1個縣級電商物流一體化配送中心,升級改造108個鄉鎮級、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將一個個物流點串聯成一道道流通線,橫縱交織搭建骨干網絡;并在電商服務站導入生活繳費、社區團購、農產銷售等業務,使電商服務站超越“電商”,成為便民利民的“服務中心”,讓農民共享時代發展的紅利。縣公服中心還在物流配送中心投入智慧物流自動化分揀設備、車輛管理系統等軟件設施,“統倉統配”優化接口,到村配送時間不超過2天,實現物流提速降費與智慧流通。
(綏寧縣三級物流配送車輛進行交車)
此外,綏寧縣還聯手惠農網對當地農業產品供應鏈進行升級改造,讓農產品流通更有品質。縣公服中心通過走訪調研后為綏寧絞股藍、青錢柳、豬血丸子等30款本地農產品量身打造網銷流通指導標準,從產品分級、網銷輸出、運輸及貯存等對農產品上行各環節做出細致要求。同時,安裝“監控探頭”,通過溯源體系建設實現農產品信息可查詢、流向可跟蹤、責任可追究,以大數據監管為綏寧農特產品提供質量保障。
綏寧縣通過布局智慧流通網絡疏堵點、打造標準化供應體系保質量等讓當地農產品以現代化之“智”可流動、“慧”流通,商貿流通的“神經末梢”被打通,農產品與消費品自然可以高質量地實現農場與市場的雙向流動。
線上線下齊發力 廣開銷路讓山貨“紅上”餐桌
所謂“酒香還怕巷子深”,農產品要出村僅暢通流通管道還不夠,還要廣開渠道,實現產銷對接拉動消費。為此,綏寧縣融合線上線下多渠道,既用好“惠農網”等大宗品類銷售平臺,又借助區域特色以直播短視頻達人推廣、社區展銷等方式助力農產品走向市場,收獲銷量與聲量雙豐收。
2022年1月,綏寧縣攜手惠農網舉辦“鄉村振興·農品進城”電商年貨節,青錢柳、茶油、東山紅提、絞股藍等100多種綏寧農特產品于當地法治文化廣場悉數亮相,在促進居民線下采購之余,惠農網還攜手產品供貨商,抱團參與惠農網、淘寶、京東等多個線上平臺年貨節,讓綏寧特色農產品借網拓市,線上線下齊發力,年貨節銷售額破80萬。
(綏寧縣“鄉村振興·農品進城”電商年貨節現場)
同時惠農網還積極為綏寧農產品創造亮相舞臺,助其走出村去。為推廣源自“邵陽提子產業第一鄉”的東山紅提,惠農網積極對接綏寧各鄉鎮政府與當地紅提供應商,將其“搬”上“惠農網”APP、“邵陽特產館”抖音號以及社區展銷會等多個銷售點。線上線下開銷路,打響山貨進城“第一槍”。多樣化的產品上行活動,讓綏寧農特產品不再“養在深閨”,而是積極接入消費市場,讓綏寧農特產品賣得更遠,也賣得更好。
(“邵陽特產館”抖音號上綏寧東山紅提頗受網友關注)
培育搭建人才體系 落實產業長效發展
二十大報告提出,人才是第一資源。對于綏寧來說,人才興則產業活,培育既能扎根農村又能玩轉電商的人才隊伍,是落實縣域經濟長效發展的前提。
(“綏寧麗姐”(右)于電商短視頻直播人才創業孵化大賽現場推薦產品)
“綏寧麗姐”就是這個隊伍里的一員。“綏寧麗姐”真名李麗,是綏寧土生土長的苗族姑娘,在直播帶貨成為新風口時,她通過抖音號“綏寧麗姐”線上引流,幫助鄉親們銷售農特產品,推廣家鄉文化。在綏寧縣攜手惠農網開展電商人才培訓之際,“綏寧麗姐”借此機會系統學習電商運營知識,并讓知識發揮出經濟效益。2021年6月至10月,李麗先后在綏寧境內推廣銷售東山紅提、黃桃等數萬斤,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累計達40余萬元。
惠農網電商培訓班針對返鄉大學生、建檔立卡脫貧戶、鄉村電商服務站站長等多樣化群體,設計了“普及+進階”“線上+線下”“理論+實操”的電商人才培訓體系,打造綏寧電商“儲備軍團”。同時“實戰練兵,以賽驗效”,在電商短視頻直播人才創業孵化大賽期間,綏寧縣攜手惠農網將12款綏寧農特產品上架到11位決賽選手直播間,不僅讓綏寧滋味借助直播小屏走向全國,也讓“綏寧麗姐”在內的一批本土電商紅人脫穎而出,當日帶動銷售33.5萬元。綏寧縣借助人才激活地方“一池春水”,縣域“造血”能力不斷提高,以人才振興促進鄉村振興,推動縣域農業產業長效發展。
截至2022年11月,綏寧縣電商銷售農產品零售額達2.7億元。踏著鄉村振興的鼓點,綏寧縣借著區位優勢念好“山”字經,以文旅強農打出名、商貿流通闖出路、產銷對接端上桌、人才培育促長效,闖出了一條農文旅深度融合帶動鄉村發展的新路子,完善產業生態體系建設挑起強縣富民的“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