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天蒙蒙亮,在麻陽苗族自治縣蘭里鎮花園村,返鄉創業的黨員黃玉和10多位師傅正在倉庫里精心挑選著優質冰糖橙。“我們通常挑選果面光滑、靚麗,顏色金黃,且口感清甜的冰糖橙裝箱。”她帶著一口濃重的湖南鄉音說道。2-3萬斤打包好的優質冰糖橙,將在當天下午通過惠農網、京東等電商平臺發往全國各地。
不辭辛苦換豐收,滿面笑容人幸福。常年扎根鄉土的農村婦女黃玉,靠農業電商走出了一條脫貧致富之路。
(黃玉(左)及其合作伙伴在山上采摘冰糖橙)
黃玉今年38歲,從小跟著父親早出晚歸,親眼見證著父親承包土地、上山開荒、扎根農業的場景。被父親的情懷所感動,中專畢業之后,她也一股腦的扎進了農村,成為了一名“農二代”。
起初,她聽人說種植高山葡萄賺錢,于是立馬引進高山葡萄到麻陽。從基地割草、挖沙、挖水坑到剪枝、噴藥及采摘等,都是她獨自承擔。連續三年虧本的她沒有灰心、放棄。第一次創業失敗之后,第五年,她轉行從事農業電商,從零開始。
一次偶然的機會,黃玉在中央電視臺CCTV7農業頻道看到了惠農網,于是下載并入駐惠農網。后來,惠農網工作人員到麻陽考察產區時把她選定為產地供應商。那一年,第一次“觸網”的黃玉就嘗到了電商的甜頭,年收入20余萬元。
慢慢地,黃玉成為惠農網“農二代”黃埔軍校第一期的學員。三年來,黃玉不斷充實自己,先后參加了省市縣組織的電子商務與新型農民技術培訓,學習到了更多網絡銷售與農業生產管理技術。
2017年到2018年,黃玉在麻陽組建了自己的合作社,加入到電商協會與助農小分隊,幫扶、指導貧困農戶科學開展種植、選品、包裝等工作,提供貧困戶就業崗位,助銷貧困戶農產品,千方百計將麻陽優質水果遠銷到全國各地。2019年,黃玉的合作社社員約30人,當地貧困戶占比近50%;其銷售的優質冰糖橙、黃桃、奈李、獼猴桃、冬桃、紅糖等麻陽特色農產品超90萬斤,她也當之無愧的成為了麻陽致富帶頭人之一。
近年來,麻陽苗族自治縣成為“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在示范縣建設推進中,麻陽農村電商“五有”發展新模式,探索出“惠農網+致富帶頭人+貧困戶”的扶貧路徑。通過系統性的電商人才培訓,目前,麻陽縣已培養出一批電商精準扶貧的創業致富帶頭人,帶領一批又一批貧困戶加入農業產業鏈條中,走上脫貧增收的道路。截至2019年底,麻陽苗族自治縣已累計脫貧17878戶67509人,全縣退出貧困村91個,貧困發生率為0.72%。